澳洲是全球受海外學生歡迎的國家之一,雖然人口與台灣相近,但在學術研究的聲譽上享有世界知名和卓越的地位。澳洲提供高品質的教育,更對海外學生提供無微不至的照顧,並且擁有多元文化的社會,這些特點吸引著學生前往澳洲求學。澳洲培育出15位諾貝爾獎得主,歷年來,由澳洲所培養的海外畢業生在各自的國家都取得卓越的表現,進一步提升了澳洲在國際上的聲望。
從小培養自信和關鍵力首部曲:注重質與量的學習環境
閉上眼,想像一下,上一次孩子自己從「動手做學習」中領悟到了甚麼而如獲至寶的表情是何時呢?在澳洲中小學的教室裡,學習沒有制式的教科書,學校老師會引導孩子如何運用工具去尋找知識,進而解決問題。對於小孩來說更幸福的是,學校在課程設計上會教育孩子怎樣去延伸,挖掘多元化的領域,不知不覺中培養孩子的自信和關鍵力,讓自己能適性發揮。
從小養成自信和關鍵力二部曲:讓每一位學生自由發揮,學習認識自己。
澳洲教育著重培養學生的思考和創新能力,學校不僅實施生動有趣的教學,還需通過嚴格的審查確保師資、課程、環境等符合高規格標準。澳洲的教育體系由聯邦政府監管,分為學齡前教育、小學教育及中學教育(7-12年級),澳洲兒童的義務教育是從年齡5-6歲到15歲-17歲,各州的規定有所不同。儘管學前教育至10年級都屬於義務教育,但每一個階段都以不同的定位和方式逐步幫助學生,讓他們從認識自己進而慢慢找到未來的自己。
澳洲中小學學制
小學教育(學前班Prep至6年級)
課程強調學生與同儕一同參與各項活動和上課,教育方式注重生動多元,透過開放式和群體互動的模式啟發學生的學習觀念與能力。學生的升級取決於個別的學習進度,家長可透過參與家長會與校方老師討論學生的學習發展情況。大多數的公立小學實行男女合校,學生需通勤上學;然而,許多私立學校則實施男女分校,並設有學校宿舍。
中學教育(7-10年級)
在中學教育初期,除了一般的必修課程外,各校另外提供各種選修課程供學生選擇。老師透過與學生的互動了解他們的興趣和專長,一方面給予學生自由發展的機會,同時也引導他們找到自信和擅長的項目。這種教學方式的目標在於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和自信的表達能力。透過參與各種選修課程,學生有機會深入了解自己的興趣領域,這有助於他們全面發展。同時,這種教育方式也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多元技能和綜合素養。這樣的教學環境提供了更豐富的學習機會,讓學生在不同領域中發現興趣、發展潛力。
中學教育(11-12年級)
在中學課程的最後兩年(相當於國內11、12年級),進階課程旨在為即將進入大學、公立專業技術學院或私立學院的學生做好準備。這個階段的學生已經擁有一張未來藍圖,學校和老師在這時扮演著輔導和指導的角色。根據學生的能力和興趣,他們協助學生選擇繼續升學,進入大學/技術學院就讀;或者選擇以職業技能為主的職業教育課程,接受專業技能訓練,取得職業證照並投入職場,幫助學生找到最適合自己未來的道路。
在澳洲,中小學的學制和台灣有所不同。澳洲中學一般可分為公立和私立學校,男校、女校和男女混校,以及寄宿制學校和寄宿家庭制學校,提供學生多元的學習環境和選擇。
高中畢業文憑
澳洲的國民義務教育到15歲為止,上到10年級結束。然而,大多數學生會選擇繼續就讀11、12年級,以取得高中畢業文憑。學生根據校內課業成績和會考的分數來申請大專院校入學。各州的高中畢業文憑名稱雖然不盡相同,但都獲得認可,且在各州都可以通用。
一般來說,澳洲中小學一年有4個學期,開學日為1月、4月、7月、10月。澳洲中小學的入學期與台灣不同,澳洲一般正式的入學期時間是每年的1月份(台灣一般開課時間為9月份),這樣的入學時間對於想至澳洲就讀的中小學生是很好的銜接方式。學生可在6月份結束台灣課程後,到澳洲當地念半年的語言課程,銜接隔年1月底的開課。若學生語言程度符合校方要求的標準,則有機會直接進入正式課程。